新晃縣“羅漢果共同體”:一個種植能人的“甜蜜”擔當

發布時間:2025-10-20 09:26信息來源:新晃縣政務服務中心

金秋時節,新晃縣中寨鎮大寨村的羅漢果種植基地迎來豐收。種植能手吳克學憑借30畝果園驗證了科學種植的效益,并通過“種苗+技術+包銷”的全鏈條服務,帶動周邊農戶共同發展,形成規模超130畝的“羅漢果產業共同體”,使零散耕地變為連片“致富園”。

眼下正是羅漢果采收季,吳克學與妻子穿行于田壟之間,熟練地采摘著飽滿的果實。基地內,滴灌系統有序供水,誘蟲球輕輕擺動,展現出一派現代化農園景象。作為一年種植、當年采收的作物,羅漢果每年可收獲三批次,經濟效益顯著。

新晃縣中寨鎮大寨村種植戶 吳必軍: 今年,我種了30畝羅漢果,嚴格按照種植要求,株距1.2米、行距3米的科學標準。這樣布局確保了良好的通風與透光性,為高產優質打下基礎。在田間管理上,我們進行三次壓尖,有效控制了無效生長,將養分集中供給果實發育。因此,今年的羅漢果不僅個頭均勻、品相好,整體掛果率和產量也達到了預期,收成非常喜人。

科學管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,而吳克學的貢獻遠不止于此。他的30畝果園,如同一顆強大的“產業心臟”,為周邊鄉鎮持續輸送活力。他不僅以優惠價格提供種苗,并無償分享管理技術,更利用自身建立的銷售渠道,主動對接回收,徹底解決了種植戶的后顧之憂。如今,由他帶動形成的130余畝種植區,已形成集中連片、協同發展的產業新格局。

新晃縣中寨鎮大寨村種植戶 吳必軍:今年,大概果產量達到40多萬(個)果,經濟效益達到三四十萬元左右。

從他最初30畝的“試驗田”,到如今130畝的“致富園”,正是從一個人的成功,到一群人的事業的生動寫照。吳克學與鄉親們共同耕耘著這份可以分享的甜蜜事業,不僅讓曾經零散的耕地重新煥發生機,更讓鄉親們的腰包鼓了起來、心氣順了起來。

記者:甘勝男 向勇嘉